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智能制造正在引領著全球制造業發展變革的方向,成為全球制造業科技創新制高點和全球經濟發展新引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以“鼎新”帶動“革故”,以增量帶動存量,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推進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作為制造強國建設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制造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有效途徑,對于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以智能制造賦能制造業提質升級。智能制造不僅能有效帶動工業機器人、工業軟件等產業發展,而且有助于重構制造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等各個環節,從而提高生產制造的整體效率,增強供給體系適配性。以智能制造賦能制造業提質升級,要著力提升智能制造發展質量。一方面,要擴大智能制造增量規模。在工業機器人、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加快實現突破,推動智能制造重點領域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提升存量創新發展水平。提升智能制造對制造業優化升級的科技供給能力和基礎支撐能力,通過建設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等推進傳統制造產業模式、組織模式變革。
在堆滿集裝箱的工廠中,搬運機器人根據搬運物件的特點,對成百垛物品進行高效的分類搬運;汽車制造車間里,焊接機器人正取代人工實現自動焊接;器械裝配現場,裝配機器人正按照工作指示對零件進行準確無誤的安裝……如今,工業機器人已經被廣泛使用在產業制造上,包括汽車制造、電器、食品等,它能替代人力進行反復機器式操縱工作,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也可以按照事先編排的程序運轉。
細數工業機器人的優勢,運營成本降低、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提升……近年來,在《中國制造2025》政策推動下,以“機器換人”或自動化生產為主要形式的產業轉型升級正在制造業企業中快速推進。目前,許多企業都在積極布局機器人在各個生產環節中的應用,以實現生產線的快速替換。例如,一大批儀器儀表制造企業通過“機器換人”實現減員增效。“機器換人”是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企業提高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增強自身競爭力的內在需要。
而這也僅僅是工業機器人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中很小一部分。GGII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超過26.13萬臺,同比增速超過53%,全球銷量占比超過50%,我國連續八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國,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地位進一步穩固。
根據《中國制造 2025》及專家的預測,隨著中國智造升級的產業政策和下游行業的需求增長,預計到 2025 年我國制造 業重點領域將全面實現智能化,其中關鍵崗位將由機器人替代。同時,隨著工業機器人的價格下降、性能提升、應用領域擴大,工業機器人行業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勢頭。